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藏族婚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潮中,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m%]zj0bo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藏族婚俗习惯自藏区和平解放以来由于受到社会现代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步从家庭包办婚姻转变为自由恋爱婚姻,并依照我国婚姻法进行登记领证结婚,除了嫁姑娘、招女婿还有一种就是“放中间”,意为女方不当出嫁的儿媳妇,男方不为入赘的女婿娃,无论哪种婚姻形式均要经过占卜、订婚和结婚三个程序。 X-Wz:NA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OT^%3:zg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订婚和结婚的仪式在各藏区均有所不同,甚至各村庄、各部落的婚俗习惯都有其各自的特色,不过大体上为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感情发展到结婚程度后告知双方父母,由父母对对方家族进行暗中了解,如没有狐臭、家庭成员人品、社会地位、家庭财力等方面达到父母的要求后,便会邀请活佛对两人属相等是否相合进行占卜,不过也有很多家庭会省去占卜程序,如果占卜结果不吉利,则通过佛教法事进行化解,或者此婚事遭父母反对,最终以分手或者私定终身为结局。顺利通过占卜的,则进入订婚阶段,男方或者女方派媒人,带着哈达、茶叶和青稞酒等礼品,到对方家正式提出求婚,媒人多为亲友或者村子中有威望并能说会道、机智聪慧的成年男性。媒人的任务就是介绍他所代表的家族的优点,尤其是人品、能力和家族口碑,还要用尽气力减少彩礼的数目,帮助所代表的家族减轻婚礼开支,并对今后宽裕、和睦、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给予承诺。媒人会动用所有的智慧竭力促成良缘。经过媒人的一番说辞后,如对方家长收下礼品则表示同意,拒收礼品则表示不同意这门亲事。 8A{_GH{: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rbT)=-(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值得一提的是,在求婚当日在对方家产生的费用都要有客方负担,另外,男方还要给女方的母亲特别送上“喂奶钱”,对女方母亲养育女儿的辛劳以示感谢,“喂奶钱”可以是藏装、绸缎、护身符、人民币等。 Sosj$9E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qo)?8kx>l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第一次说媒成功后,媒人还要分几次去对方家进行商讨婚礼事宜,如女方嫁过去,还是男方入赘,或者是两人放中间;有无聘礼和陪嫁;婚后的生活起居怎么安排等问题……少则一两次多则数几次,来回几次的接触顺利与否与这门婚事能否圆满促成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媒人每次走访都要十分谨慎,该说什么,怎么说不但要提前谋划,还要具有较强地现场应变能力,所以请到一位有经验的媒人十分关键。 yT{8d.Rh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g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婚礼当日,男女双方身着崭新藏装,佩戴各种金银首饰,通常情况下要穿戴各自家乡的服饰,新人的服装和饰品或自家准备,或对方家庭准备。尤其新娘的发饰一定要由贤良淑德,育有儿女,家庭幸福美满的妇女来梳理装扮。双方家庭清晨喂桑祈福,新人在送亲队伍和迎亲队伍的簇拥下,骑着白马或乘坐白色汽车,赶往婚礼现场,一路上马队或者车队气势庞大,而离开父母的新人则潸然落泪,下车后地面铺成白色毡路,新人进入“新家”,经过各种仪式后便为参加婚宴的亲朋敬酒,接受大家的祝福。婚礼上载歌载舞,尽情欢笑,双方家族擂台赛歌,直至深夜。婚礼一般欢庆一至两日或三至四日。 gPC*b+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GRy-+#,b"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藏族婚俗十分有趣,最隆重和吸引人眼球的是甘南独有的姑娘年满十六岁的上头仪式,也称成人仪式。藏语称之“佳哈卜巴”,一般在正月初二准备,初三举行。初二黎明时分,将要成人的姑娘被领到自家的佛堂前,向佛祖进行叩拜并点燃酥油灯和香柱,祈求佛祖保佑、生活幸福。然后,由家人从村子里请来几位儿女双全、温良贤惠的妇女给姑娘洗头、梳理,除了中间一条比较粗宽的头发外,把两边及其余部分的头发精心编制成无数的细辫。到时候,全村的妇女都前来帮忙、庆贺。整个家庭显得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浓味。大年初三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时,姑娘首先给自家的佛堂磕头,献哈达;然后向父母磕头,感激父母十六年来的养育之恩和栽培,同时也象征着从即日起自己将步入成人的行列,希望得到父母的祝福和护佑。磕头仪式完毕,妇女们把中间的那一小簇头发分成九股,编成一条九股大辫,藏语称之为“葛雷”。然后在中间的发辫上挂上镶有珊瑚的大块银圈,穿上精致的藏袍,系上鲜艳的丝绸腰带,还要缀挂上用珊瑚、琥珀、银元制作的小背牌、银盾、长条毡牌,至此方算完备。此时盛装的姑娘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美若仙女。装扮完成,天已大亮。上头的姑娘在一个十岁(或者更小)小女孩的陪伴下,挨家挨户走亲串友。亲朋好友殷勤款待,赠送礼物祝贺她长大成人,同时为她送上诚挚的祝福。上了头的姑娘,就意味着步入成人的行列,要一改小姑娘的朴素清纯和天真活泼,成为一个穿着艳丽雍容、举止稳重大方的青年姑娘了,也意味着她可以参加社会活动、恋爱和结婚了。 5>J=YLq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P|[vWO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甘南藏族婚姻恋爱,虽然也讲究血统和宗族,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一般说来,较为自由。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产生了爱情,准备结为伴侣,一般情况下家长是不加阻拦的。即使对象是父母选择的,通常也要和子女商量。藏族青年男女虽有极个别父母包办撮合的婚姻,但传统上以自由恋爱为主。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始,趁逢年过节、聚会的机会,男女青年结交朋友,通过对唱“拉伊”(情歌)表达爱慕之情。只要情投意合,即可公开谈情说爱,完全不加掩饰。男女双方只要真诚相爱,则由男方请一名德高望重、能说会道的媒人,带上哈达和羊尾闾骨、伏茶、白酒之类的礼品,前往女方家提亲,如女方家正式接受了礼物,就算同意了婚事。接着媒人要按预定的时间,带上商议婚事用的酒肉和男方送给新娘的衣物、佩饰品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请来父系近亲和姑娘的舅舅,共同商定婚期等具体事宜。 zo;^m|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5unG#szq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结婚前一天,新郎由媒人陪同,骑马前去女方家迎亲。夜晚,在女家举行迎亲的隆重宴会,宴会上男女歌手要赛歌,歌声通宵达旦。婚礼的当天清晨,女方派出有她的舅舅为首的送亲队,陪同新娘、新郎、媒人等一行人马迎着朝阳出发,新娘必须骑一匹白马以示吉祥。新郎家则派迎亲队伍带着礼酒分批前往中途迎接,双方相遇后,互相介绍相认,向送亲的娘家人敬酒,唱迎亲歌。途中再遇迎亲队,送亲队又要停下来,举行同样的仪式,这样时走时停,边走边唱。在途中,若遇到装有满桶水的背水姑娘,看作是极为吉祥,象征着她的婚姻幸福美满;若遇到空桶,则看成是非常不吉利。到了新郎村庄附近,新娘下马,由新郎村里的姑娘们簇拥着,缓缓步行走进新房。娘家人在帐房左侧最尊贵的席位依次落座,由媒人献词;德高望重的长者唱祝婚词。接着正式举行婚礼,新人双双向佛堂行跪拜礼,然后新娘手捧一杯用哈达裹着的奶茶敬献公婆,以表示美满幸福生活的开始。礼毕,男女老少围坐在摆满美酒佳肴的一排排炕桌边欢宴。席间,男女歌手对唱酒曲,你方唱罢,我方又起,娘家和婆家人“较量”唱歌。宾主频频祝酒,并用生动的比喻、诙谐的言语互致婚礼祝词。夜阑时,年轻人向长辈提出唱情歌的请求,得到允许后,男女青年就开始对唱情歌,这时老人们和亲属离座回避,将场地留给欢乐的青年人,情歌往往唱至天亮,青年们才尽欢而散,谁知道又有几对年轻人在此次的婚礼上相遇并相识了。 ;M]C1!D9#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4+s$rG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甘南的藏族婚俗中还有有趣的抢婚现象。求婚时如果女方父母拒收聘礼,男青年便约好一群伙伴,于夜间在女方的家门或帐篷柱上悄悄系上一条哈达,瞒着姑娘父母悄悄地把新娘领走,到鲜为人知的地方或到亲朋好友家躲藏起来,第二天清晨方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见生米已煮成熟饭,也只好默认事实,不再干涉。获得女方父母应允后,再举行结婚仪式,这就叫抢婚。上门入赘也是甘南藏区最常见的一种婚姻形式之一。藏族对儿子姑娘没有亲疏之别,出嫁儿子和出嫁女儿同等对待,不受社会歧视。招婿时,姑娘家主动央媒到男方家提亲,定亲和迎娶程序与出嫁姑娘相同。上门女婿在女方家有发言权和财产支配权,有明显的男性家长制,理所当然地充当家长,在社会上代表家庭,妇女一般都处于从属地位。在藏区,招赘的女婿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普遍尊重。 UN"(5a8.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
如今的甘南藏区随着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婚姻法的贯彻,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曾经残留在婚姻方面的陈规陋习已逐渐革除,而具有民族特色、积极健康又富有欢乐情趣的婚嫁习俗已成为了草原婚俗文化的主流。 D71;&G]0 婚礼纪 www.zhhq.cn 婚礼纪QQ501895555 本文转载于婚礼纪!